
黃埔軍校早期名將中,有一名上海籍將領,就是沈應時。為追隨孫中山先生,沈于軍事學成之后,南赴廣州,加入粵軍。參加援桂、援贛之役,二次東征,平定揚劉叛亂以及黃埔建軍。在統一廣東團兵作戰中,成為孫中山先生所賞識的一位勇將。
走“軍事救國”道路
沈應時,字存中,上海崇明人,1894(清光緒二十年)生。少年時,經母張太夫人安排,拜其伯父為師,學后回家仍不忘溫習,讀書聲和母的織布機聲,相映交替,入夜不休。
其母和伯父深明大義,不斷向沈灌輸愛國情操,使其認識到自甲午戰爭以來,由于滿清政府的腐敗,帝國主義肆無忌憚的欺凌中國?!疤煜屡d亡,匹夫有責”。要振興中華,必須走強兵富國之路。1909年(清宣統元年),年僅15歲的沈應時,懷著“軍事救國”的理想,考入江蘇陸軍小學,成為第四期學員。由于刻苦學習,凝志鉆研,成績為全校之最。
辛亥革命爆發,陸軍小學停辦,沈從南京到上海,先后入龍門師范、南洋公學補習文化科目。武昌陸軍第二預備學校開辦后,沈即轉入該校學習。學習期滿,分發部隊見習。為進一步接受系統的軍事理論學習,沈又考入保定軍校,為第五期炮科學員。畢業后,分發宜昌見習。
參加援桂、援贛之役
沈應時在保定軍校學習時,正值孫中山先生在廣州倡導護法之役。在廣州,孫中山雖有海軍支持,但本身無基本武裝,廣州實為桂系軍閥所控制。當時,身為省長的朱慶瀾因受桂系掣肘,難有作為,遂辭去省長職務,將所轄20營國防軍交孫中山。孫將其改組為援閩粵軍,交陳炯明統轄,開赴潮洲地區補充訓練。隨后,援閩粵軍向福建進軍。援閩粵軍發展迅速,不幾月,已擁有2萬之眾,分編為2個軍。在援閩粵軍向福建進軍時,孫中山便離開廣州,經日本返滬。
1920年8月,援閩粵軍分三路回師廣州,一舉擊敗桂軍,以岑春煊為首的軍政府由此瓦解,廣東全省很快平定。同年11月,孫中山回到廣州,重鶩軍政。在宜昌的沈應時,已掌握一定的軍事知識和技能,施展宏圖,報效祖國的時機已經到來,便南下廣州,投奔孫中山先生,加入粵軍,任第2軍少校副官、兵站分部長。
孫中山回到廣州后,力主北伐,而北伐必先鞏固后方,攻取廣西。1921年5月,孫中山就任非常大總統,揮師援桂?;涇姺钟晌鹘下啡牍?,6月初,中路與桂軍接觸,桂軍戰敗,連克桂平、貴縣而直趨南寧。沈應時所在右翼,攻克信都、賀縣,直指桂林。在戰斗中,沈出謀劃策,處事干練,深受軍長許崇智賞識,特任沈為炮兵營長,左翼進展也順利,進占玉林、橫縣、永淳,與中路會攻南寧。
南寧、桂林相繼攻克后,桂軍主力被擊潰,桂系軍閥頭目陸榮廷、陳炳緄、譚浩明等逃往越南,廣西全省平定。
廣西既定,孫中山準備繼續北伐,但遭到握有兵權的陳炯明的反對。1922年3月,孫中山決定改道北伐,將大本營由桂林移到韶關。5月6日,孫中山在韶關誓師北伐。出師部隊陸續向贛邊移動,沈應時所在二軍擔任右翼,從南雄進取信平、南康。北伐進展順利,6月13日攻克贛州,繼向吉安挺進。6月16日,陳炯明公然叛變。
陳炯明叛變后,入贛北伐軍四師失利,孫中山經香港轉上海,沈率炮兵營隨二軍退贛東,輾轉入閩,組建東路討賊軍,沈調任軍部中校參謀,這時,擁護孫中山的滇、桂軍組織西路討賊軍,于1923年1月,驅逐陳炯明,克復廣州。隨后,孫中山由上海抵廣州,復任大元帥職。
4月,東路討伐軍由福建開抵潮梅附近,遭桂軍沈鴻英部側擊,部隊損失慘重。這時,部隊缺糧,連日行軍又極疲倦,士氣低落。沈振臂高呼,部隊官兵精神頓作,勇躍前驅,呼嘯前進。到梅縣響水,部隊又陷重圍,沈組織部隊,力戰突圍,于6月安全到達博羅休整。這時,沈調總部任軍事參議。
參與黃埔建軍
1924年初,孫中山先生在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的幫助下,決定創辦黃埔軍校。2月1日,孫中山任命鄧演達、李濟深、沈應時等7人為黃埔軍?;I備委員會委員①。沈上任后,立即投入緊張的籌備工作:制定規章、修理校舍、聘請教職員,招收學員,教練計劃等。期間,身為籌委會委員長的蔣介石鬧情緒,離開黃埔,廖仲愷便代委員長,在鄧演達、李濟深、沈應時等委員齊心協助下,學校順利開學。在黃埔軍校開學之際,孫中山又任命沈應時為委員總隊總隊長(后由鄧演達接任),中校兵器教官②。
沈應時既有系統的軍事理論知識,又有實際作戰經驗,在黃埔軍?;I辦半年期間和第一期學員培訓期間,他的學識、經驗、才智得到充分發揮,他和葉劍英、鄧演達等,為培養、造就黃埔一期名將作出重要貢獻。
參加東征和平叛
1924年10月,廣東商團向帝國主義購買軍械,在廣州發動武裝叛亂。沈應時等軍校師生奉孫中山手令,平定商團叛亂,校軍初試鋒芒。軍校便利用繳獲的槍械編成教導團,以何應欽為團長,下轄3個營,沈應時任1營營長③。12月,又組建教導第2團,原教導團改稱教一團。這時,軍校第一期學員已畢業近一個月,所有畢業生都分發教導2團見習。
同年秋,北方政局發生重大變化,馮玉祥發動“首都政變”,曹錕辭職,吳佩孚失敗,第二次直奉戰爭結束。段祺瑞入京任臨時執政,與馮玉祥電邀孫中山北上商討國定。
孫中山北上后,盤踞東江的陳炯明以為有機可乘,自稱救粵軍總司令,準備分三路進犯廣州。1925年1月,廣州大本營決定揮師東征,校軍編為右翼,參加東征作戰。教二團于2月14日由龍團進攻淡水城東南。15日,炮兵開始攻擊,步兵和奮勇隊接著攻城。城堅一時不易攻下,沈率奮勇隊緣梯而上,首先攻入城內,接著右路也進入城內,淡水城遂被攻克。在激戰中,沈腿部受傷,仍繼續指揮作戰,官兵為之感染,士氣大增。因戰功,沈升任教二團團長④。因腿部受傷,團長一職暫由錢大鈞代理。
5月,楊劉叛亂,校軍回師靖亂。這時,沈已康復,即率2團和友軍結合,經13天激戰,徹底消滅叛軍。
8月,廣州國民政府將所轄部隊統一改稱國民革命軍,沈團改為第1軍師第2團,10月,進行第二次東征。10月11日,東征軍進圍惠州城?;葜莩侨姝h水,一面環山,地勢險要,易守難攻。2師4團擔任主攻。團長陳七,沈統一指揮各部炮兵,壓住敵人火力,掩護步兵攀城,經5日激戰,攻克號稱天險之惠州城。沈以戰功升任第3師少將副師長。
二次東征結束后,在上海居住的沈母因病電沈回滬。1921年春,廣州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疊電促回,調沈任新組建的第20師少將副師長,沈即返廣州。3月9日,沈感身體不適,仍堅持工作,出席會議。12日病情惡化,13日晨,與世長辭,年僅32歲。3月15日,廣州國民政府明令褒沈,并追贈沈為陸軍中將⑤。
注釋:
①(《中央陸軍軍官軍校史稿》第二篇1936年版);
②《孫中山全集》卷10頁306;
③錢大鈞《黃埔軍校開創時期組織》黃埔軍校史料頁99,廣東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
④顧祝同《墨三90自述》頁47、臺北1981年2月版;
⑤《國民政府公報》27號。
- 聯系人員:
- 聯系電話:0
- Q Q/電郵:
- 微信手機:
- 公司地址:
-
*聯系方式僅供參考,自行聯系與本網站無關,請注意交易風險自行承擔*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