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五一和辛老大一起繞太湖,開始了我們的騎行。今年五一,在華東再次畫了個圈,兩天環完崇明島。
DAY ONE
自從去年獨自上崇明島流浪兩天后,一直對東灘的那片蘆葦念念不忘,暗暗告訴自己,等蘆葦綠了,一定要騎車上來再看一遍!4月29日,與辛老大,輕車熟路,沿陳海公路走到陳家鎮,再轉個彎騎到瀛陳公路盡頭,在那,終于看到滿眼的綠!
那里,有高高堤壩,有寬闊的綠蘆葦叢,還有延伸到東海的丁字壩。擺拍了幾張,聊表內心的激動!
6點,沿團旺南路騎向前哨農場,或許因為海邊濕氣過重,起霧了,能見度低至幾十米。濃濃的霧氣讓人騰云駕霧的感覺,卻也讓辛老大撞翻了停在路旁的自行車,還好傷得不重。
前哨農場,注定是在崇明島上的另一個印記!當晚我們在前哨農場東旺招待所住宿,第一次住招待所,略感新鮮,條件湊合。在招待所旁的小飯館,點菜吃飯,還要了一瓶啤酒,老板略帶靦腆地說瓶酒一瓶3塊錢,比外面的貴了5毛錢,沒辦法,實在不好意思。看著這樣的老板,辛老大由衷一嘆,民風真好。
招待所里休憩時,大熊貓從歐洲來了個越洋電話,扯了半個多小時,留洋學生的生活也真不錯啊,戛納電影節哦!玩了會飛信,徹底自我解開了某個心結,很干脆,再也不必懷著感恩和愧疚,該過去的就徹底過去!
DAY TWO
4點多,雖渾身帶著疲憊,卻仍像打了雞血一樣急速騎了8公里多到達東灘濕地公園,這片在網上看了圖片后一直念念不忘的濕地,那片綠蘆葦,那段木制走廊。5點10分到那,陰天看不到日出,卻聽到群鳥晨唱,也算是意外收獲。這種大自然的歌唱,以前只在我家鄉小山中閑坐時才能聽到過。
6點多重回前哨農場,早餐后回招待所,兩人相視一笑,果斷補覺。8點多到郵局買了明信片,寄給了幾個同事朋友。昨天在島上其他幾個鎮郵局沒找到明信片,終于在東旺這里找到,不容易!
沿著北沿公路,一路向北!路上,遇到了很多車友,每次相遇,都會微笑著互相招手,騎行的朋友,就是灑脫!
在北沿公路上,騎行時聽了會音樂,聽到《飛鳥》、《開始懂了》,甚是欣慰。上次獨自上崇明島時,住陳家鎮旅社,晚上寂寥之際看電視,聽的就有這兩首歌。曾經在KTV,讓一同事唱《開始懂了》,她問我是否有故事,笑答沒有,其實有故事,只不過那是我一個人的流浪。
北沿公路中段,有廣闊的麥田。看到那片隨風浮動的綠,禁不住駐足欣賞。
任何事物,只要在量上攢足了就會產生質變,給人帶來震撼感!婺源或者莊行的油菜花海,此刻眼前的麥浪,還有,人山人海。
騎行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強迫癥。沿著北沿公路騎到陳海公路交界處,發現北沿公路還沒結束,于是腳下一用力,沖到路盡頭。那里,淺淺一灣長江水,隔開了對岸的海門。
回來時一路南下,沿陳海公路飆車,速度25,終于趕上了南門5點的輪渡,結束崇明環島之行。渡船上人聲鼎沸,我自酣然入睡。
6點到石洞口碼頭,沿來時的路騎回家,9點到家。管培生群里有同事要找人喝酒,正好,我需要點酒精來麻醉身心的疲憊。在喝酒暢聊中,結束了這次騎行。
注:辛老大,初中同學,高中同校,同在華東念的大學。如今是上交小碩一只。
貼士:
1、繞著陳海公路和北沿公路一圈估計180km左右,路況整體非常nice,除了北沿公路東南端那一段稍微差了點,像普通的水泥路。
2、島東側(東灘國際會議中心、東灘濕地那一片)6點左右會有很濃的霧氣,能見度能降到幾十米,注意安全。
3、市區騎車去崇明島,一般只能到石洞口渡口過,一張票25元(含自行車)。目前我只知道石洞口到南門、新河碼頭這兩條線可以上自行車。
4、島上吃飯一般都得到城鎮或者農場(應該和鎮的行政單位類似),所以騎行要么帶干糧,要么計劃好時間地點,否則到飯點時刻找不到吃飯的地就慘了。
5、極力推薦三個地方:
東南端海邊(東灘國際會議中心):高高堤壩、大片蘆葦、丁字壩、遠處東海與船只……
東灘濕地:無垠蘆葦叢、群鳥合唱、木式走廊
北沿公路中段:廣闊麥田、公路兩旁規整的杉樹、油菜花
- 聯系人員:
- 聯系電話:0
- Q Q/電郵:
- 微信手機:
- 公司地址:
-
*聯系方式僅供參考,自行聯系與本網站無關,請注意交易風險自行承擔*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