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看中的西裝袖子太長,一年沒穿的裙子腰部變緊了,網上買的牛仔褲太肥大……每個人的衣柜里都可能有幾件不合身、但又棄之可惜的衣服。工程師出身的梁仕昌也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在上門洗衣、上門按摩逐漸興起的當下,他想到了上門改衣,于是從北京網易辭職來到廣州創業,推出了立足于高端成衣修改服務的移動互聯網項目“易改衣”。
目前,“易改衣”已獲得500萬元風投,累積了20萬用戶,在廣州開設了兩家體驗館。這個由傳統裁縫行業與互聯網跨界合作的項目如何滿足用戶的需求?又將怎樣實現盈利?
改衣市場是剛需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煩惱:買到完全合身的服裝并不容易。如果只是花幾十塊、百來塊錢買的衣服,到路邊的裁縫鋪改一下也能接受。但對于價值數千甚至上萬元的服裝,消費者往往不放心隨便交給一個普通裁縫修改。
盡管各種上門O2O項目層出不窮,但上門改衣還是個新鮮事兒。筆者在APPStore中搜索“改衣”二字,只出現兩個APP,排在首位就是“易改衣”,評分為五顆星。
與很多O2O項目相比,上門改衣的最大優勢在于修改衣服本來就是一個剛需,不需要花大力氣去培育市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衣著品位也有所提升,穿合身、好看的衣服是大多數人的共識。而上門改衣則可以解決客戶改衣需求的時空問題———躺在家里就有人上門量體取衣,衣服改好了再寄回來。因此,梁仕昌和他的團隊十分看好改衣市場,立志做中國最專業的高端改衣品牌。
“易改衣”的互聯網團隊由來自網易的運營團隊和阿里的技術團隊構成,裁縫團隊由國內知名的紅幫裁縫帶領,量體師團隊則由設計師和高級版師組成。2014年10月,“易改衣”上線,2015年1月和3月分別推出APP和微信端,同年8月便獲得500萬天使輪風投。
與裁縫鋪差異化競爭
傳統裁縫店的技術和服務質量參差不齊,且收費無統一標準,導致部分消費者干脆放棄改衣,一些不合身的高檔服裝可能就此“埋沒”。
為了保證技術和服務質量,“易改衣”組建了專業的裁縫團隊,由具備20多年經驗的老裁縫帶隊,對團隊進行了統一的培訓和管理。與普通的裁縫店相比,“易改衣”擁有SOP標準改衣工藝流程,把不標準的改衣過程變成標準化流程,所有修改的衣服都經過三重質檢出倉。
收費方面,“易改衣”根據衣服大類和修改部位統一標準定價,目前把改衣分為30個高端衣物大類和1800個收費小類。
“普通牛仔褲改個褲腳是比較簡單的活,在菜市場旁的裁縫鋪也可以完成。但涉及腰身、肩寬、胸圍的修改,就需要專業的裁縫才能夠很好地完成。”梁仕昌表示,一些較昂貴的服裝修改工序復雜,需要得到很好的品質保障,“易改衣”就是要做這類服裝的改衣平臺。
“易改衣”希望通過大規模流水作業,把非標準化的改衣工藝標準化,再通過大數據分析和工業4.0思路,提升用戶合體穿衣體驗,實現盈利。梁仕昌介紹說,“易改衣”定位為做中國最專業的高端改衣品牌,是因為定位高端才能與街邊的裁縫鋪進行差異化競爭,同時盈利空間更大。
打造垂直定制平臺
不過,高端定位的項目往往會遭遇市場小眾化、訂單量不足等問題。為了拓展客戶資源,“易改衣”除了做改衣平臺,還欲打造成垂直時尚高級定制平臺。
目前,“易改衣”與一些高端成衣品牌、影視機構進行合作,成了他們指定的專業改衣服務商。其中,LV、PRADA、GUCCI等奢侈品大牌服裝都是“易改衣”服務過的。梁仕昌介紹,很多大品牌的客戶都有改衣的需求,“易改衣”高端成衣修改的定位,與這些時尚品牌非常契合。
很多創業項目在初創階段都擔心被抄襲復制。有O2O行業觀察者認為,與上門美甲、上門按摩不同的是,“易改衣”由于定位高端,對改衣師團隊的要求高,同時需要很專業的技術團隊來做。“易改衣”是由做互聯網的團隊牽頭,搭上傳統行業快車的O2O項目,如果能集合優秀改衣師資源,并迅速占領市場,還是頗有競爭優勢的。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