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印有清鳳、清颯、三青風等字樣的“山寨”餐巾紙在批發市場內大量銷售。因存在菌落總數超標、添加熒光劑、利用回收紙再造等安全隱患,昨天,市質監執法總隊現場行動中,對存在嚴重質量問題的逾20萬包紙巾產品予以扣押。
磚橋貿易城:“山寨”清風生產商系偽造
昨天上午,記者跟隨市質監執法總隊來到磚橋貿易城文具區域內,路口顯眼處的“景鋒塑膠”、“浦興百貨”兩家商鋪內,成堆的紙巾用品被擺置在店門外。乍一看,是名牌“清風”,再仔細一看,是把清字一拆為二的“三青風”品牌,還有“清鳳”、“清颯”等一系列長相相似、質量卻大不同的山寨產品。

銷售人員告訴記者,這些每包至少200抽以上的紙巾產品,以小包裝套大包裝銷售,每80包的零售價為70元、甚至更低。
“除了包裝‘傍名牌’外,這些紙巾產品上寫的是‘面巾紙’,應適用要求較高的GB/T20808的紙巾紙標準,對微生物、菌落總數、熒光劑等項目指標都有較為明確的高標準、嚴要求。但在實際產品中,卻套用了GB20810這一較低的衛生紙標準。這相當于用較低要求的廁紙標準、來套用到標準較高的擦嘴面巾紙產品上去。”上海市質檢院專家徐振華向記者指出,這些貿易市場內的山寨、劣質餐巾紙產品,經過流通渠道,流向社會飯店、批發市場,市民在餐飲店取用后隨意擦拭,就可能存在安全隱患。

市質監執法總隊三支隊凌云向記者披露,在前期摸底排查時還發現,這些酷似“清風”的紙巾產品中、有一款“清颯”品牌的紙巾產品,在其包裝上所印“上海市崇明縣鑫宇紙制品廠”的生產商名、和“上海市崇明縣港沿鎮港沿公路1011號”的地址均為偽造。
新宅路生產廠:熒光劑試驗明顯超標
昨日午時,記者跟隨市質監執法總隊執法人員再度趕往位于新宅路700號的一家紙品工廠內,大量的餐巾紙產品被整齊堆放在倉庫內。記者發現,在工廠門前,掛有一塊價格牌,稱“出售紙品每條3至5元”。
記者注意到,偌大的廠房內,流水線目前處于停工狀態。在工廠流水線上,擺放了一大摞外形和“清風”純木原漿極為相似的紙巾產品,但其商標為“潤之潔”、“潤興潔”等字樣。其中一條流水線只能生產衛生紙,而實際出產的紙巾卻被包裝成面巾紙。
工廠負責人吳女士面對執法人員的質疑,以大嗓門回應“商標我注冊過”,并表示自己的產品是以較低的衛生紙標準執行,而非面巾紙,并連稱自己“冤枉”。但當執法人員將紙巾產品翻過來,印有“面巾紙”標準相關字樣的產品背面暴露在記者眼前,吳女士對此仍頗有微詞。
執法人員對紙巾產品現場取樣,并進行現場試驗,以普通熒光筆投向紙巾產品,因添加大量熒光劑而即刻泛藍。而在隨后的燃燒試驗中,疑似添加回收紙成分的劣質紙品經過燃燒后,灰度較高、殘留物質較多,雜志明顯。
執法人員現場查獲“玫瑰之戀”、“休閑日”等9個品名的大量紙巾產品。截至記者發稿前,執法人員對現場涉嫌存在質量問題的餐巾紙進行送檢,涉案數量涉30萬包。對存在嚴重質量問題的20余萬包產品予以扣押,其他涉嫌質量問題的產品進行抽查。
針對這些“問題”餐巾紙產品的流向,記者注意到,根據現場執法人員對生產工廠的臺賬排查顯示,上海達永快餐服務有限公司、上海偉祿餐飲服務有限公司、上海貝塔斯曼商業服務有限公司等企業曾經購買。而工廠負責人表示,劣質紙巾的成本和優質紙巾相差甚遠、價格也非常低廉,除了在磚橋、九亭兩大貿易市場批發外,還有部分社會飯店等“散客”前來拿貨,由于量不多、因此無明顯記錄。
消費調查:超八成受訪者對安全擔憂
“你用的餐巾紙,安全嗎?”昨天,本報“勞動報財經新聞”微信平臺發起相關網絡調查。結果顯示,有83%的受訪者表示擔心過紙巾的安全問題。
在面對具有安全隱患的餐巾紙時,62%受訪者表示,在特定場合會改用自備品牌的餐巾紙,不過仍有近30%的受訪者表示會將就使用,僅6%的受訪者決定改用手帕替代餐巾紙。
從投票結果顯示,在購買餐巾紙時,54%的受訪者以質量為先,36%的受訪者表示會關注餐巾紙的品牌,而從價格上進行取舍的受訪者僅占8%。
業內專家指出,少量不法商家使用回收紙漿制造餐巾紙。劣質餐巾紙往往會帶有各種真菌、肝炎病毒等,易引發腸炎、傷寒、痢疾、肝炎等病癥。另一發面,由于劣質餐巾紙為了增白和提高柔軟性,會添加一些化功原料,比如重金屬鎘,會對血液系統造成損傷并損害記憶力。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