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何時買機票最合算,一直是不少旅客糾結的事情。4月12日,去哪兒網推出了一款名為“智惠飛”的預測機票類產品,稱可以精準預測未來一周內可能會降價的航班,并按照預測的降價幅度預先銷售。正當一些旅客想要試試這個產品是“神器”還是噓頭時,沒料想還不到24小時,“智惠飛”就已正式下架,再次登錄去哪兒官網已找不出任何有關“智惠飛”的痕跡。
機票預測一天就消失
4月12日,去哪兒網宣布推出一款采用與阿爾法狗類似的人工智能技術大數據預測類機票產品,可精準預測未來一周內可能會降價的航班,并按預測的降價幅度預先銷售。
這款產品可以對某個航班未來一段時間內的銷售價格波動建立數據模型,測算最低折扣點位,并按照該折扣價格進行預先銷售。去哪兒網稱將承擔全部風險:如果預測錯誤,則由去哪兒網支付價格上漲的額外成本,確保消費者順利出行。
這款產品先在部分航線上線試水,原計劃在本周內覆蓋深圳-上海、上海-貴陽、南寧-浦東、蘭州-廣州、廣州-沈陽以及北京-杭州等百余條航線。相較于當前的市場公開價格,這個產品報價優惠幅度大多在5%左右。
如在4月12日上午10:30點左右,有人搜索4月17日廣州飛太原的航班,選中南航早上起飛的CZ3701航班后,在報價列表中看到,航空公司官網的價格是850元,而智惠飛給出的價格則為802元。
此前,去哪兒網對海量用戶消費行為進行的數據分析顯示,在購買機票時,消費者最看中的第一是價格,第二是時刻,航空公司品牌和服務則位列其后。因此,什么時候買機票能獲取最合適的價格,是消費者在下訂單前最猶豫不決的因素。12日晚10點,記者打開去哪兒App卻始終無法在菜單欄里找到任何有關該產品的信息,13日上午得知這款產品在12日9點下架。
航空公司“誤解”致下架
隨后,去哪兒公告顯示:由于上線前,沒有及時和航空公司溝通說明,引起航司誤解,去哪兒網決定暫時下線產品。待后續溝通再議。而至于“誤解”具體內容是什么,去哪兒沒有再披露。
很多人還會問,這個產品到底靠譜嗎?靠什么預測呢?業內人士表示,航班起飛前一周航空公司會根據上座率來頻繁調整票價政策。去哪兒的智能預測模型訓練采用了數億條報價記錄,針對產品目前投放的這些航線,去哪兒的預測準確率可以達到90%以上。
記者對這款產品到底是否準確也是將信將疑,本來計劃進行驗證。不過現在卻沒有機會了,該產品不到1天時間就下架了。
[業內分析]:航空公司“封堵”市場新產品恐怕不妥
這款從旅客角度開發的產品,有業內人士覺得與航空公司現行政策相悖,相關專家稱,去哪兒開發出的這款產品違反了航空公司價格管控政策,“航空公司此前出臺了明確的代理渠道政策,去哪兒違反了相關規定。”之前三大航均有明確規定,代理的票價不能低于航空公司官網的價格,也不能額外向旅客收取手續費。同時,四大航均已要求去哪兒正式下架所有的四大航機票產品。
另外一位機票業內專家則分析,航空公司這樣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擔心自己的“高價票”沒辦法賣出去。如果這個產品預測準確的話,即使去哪兒不提前銷售,那么旅客也可能按照預測等待,直到低價票出來。“航空公司將會很被動,甚至在銷售受阻的情況下無奈更大幅度降價。”他說,有了這種預測產品,航空公司票價銷售策略對于消費者來說,就是“半透明”的了,上座率不高的航班想要賣全價票或折扣不高的機票,就會越來越難。當然,航空公司這樣“封堵”,他認為并不妥。因為航空公司完全可以用更市場化行為來“打擊”這種產品——那就是不按照預測來,如就是上座率不佳也不降價或者在預測外的時間打折,可是這樣航空公司就會冒著付出成本的危險,雖然得益者肯定是消費者。
事實上,航空公司與去哪兒網之間正處在緊張的關系之中。目前航空公司正在大力發展直銷、提升利潤率,企業追求盈利最大化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因此而封堵一些市場創新行為,恐怕最終結果并不會得到消費者的認可。也有分析指出,背后航企施加壓力應該是存在的,但大數據已經應用到各個領域,人工智能也越來越成為趨勢。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