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據新華社濟南7月8日電:中國訪美學者章瑩穎在美失蹤令人揪心。僅憑十分模糊、隔著車窗玻璃的幾幀監控圖像,山東省公安廳刑偵局物證鑒定中心高級工程師林宇輝,卻畫出了較高相似度的犯罪嫌疑人畫像。未見其人,也能畫其像,這令他和模擬畫像技術迅速走紅,被人稱為“神筆警探”。他是如何做到的?
畫模擬畫像能與嫌犯“神相似”
為發生在美國的章瑩穎案的犯罪嫌疑人畫像,對林宇輝而言是機緣巧合:在美國為章瑩穎案奔走的華人法律學者中,恰好有人與他相識,知道他有一手畫像的絕活。“6月17日,我還在住院,忽然接到中國訪美法律學者劉世權的電話,他問我能不能為章瑩穎案件提供模擬畫像支援。”59歲的林宇輝說,他19日出院之后,就著手分析視頻、繪制畫像。
林宇輝曾在一檔電視節目中,從打了馬賽克的照片中繪出畫像,并現場指認出照片上的人。但他介紹,這次畫像的難度更大。“監控模糊,光線暗、噪點多,人臉的上半部被車體遮擋,角度也很偏。”但林宇輝根據模糊圖像中人的基本輪廓和光線,判斷出嫌疑人的基本特征。根據推理,他完成了兩幅模擬畫像。
6月24日凌晨,這兩張畫像的照片傳到了美國。30日,為章瑩穎家屬提供法律援助的代理華人律師王志東發來語音說,自己剛從美國警方得知,警方逮捕了章瑩穎失蹤前乘坐車輛的駕駛人,其外貌與林宇輝繪制的畫像“非常相似”。這名被逮捕的嫌疑人的照片流傳出來,除了胡子的長度,其他方面與林宇輝的畫像確實高度相似。
中國警察通過模糊的監控視頻,畫出了萬里之外的犯罪嫌疑人,這一消息讓林宇輝迅速走紅。但他本人在接受采訪時,顯得格外冷靜。“我們不能無限夸大模擬畫像的作用。”他說,模擬畫像是刑偵手段之一,作用只是幫助警方縮小偵查范圍;很多案件不具備模擬畫像條件,不能指望模擬畫像解決所有疑難案件。
畫“動態”人像三年抓取兩萬張
一夜爆紅之后,迎接林宇輝的是不少媒體采訪,還有畫像、收徒等要求,這讓本來就身體抱恙的林宇輝更顯疲憊。不過,提到自己走上模擬畫像道路的歷程,他仍有說不完的話。“我從小就喜歡畫畫。我爺爺擅長畫人物,5歲起我就跟他學畫。”從事刑偵工作之前,林宇輝在《山東公安》雜志做過10多年美術編輯。2004年雜志停刊,他選擇轉崗為刑警。但轉崗讓他陷入了迷茫,不知道怎么發揮自己的特長。
偶然間,他看到一期電視節目:盜竊國家文物的犯罪嫌疑人被偵查人員通過模擬畫像成功鎖定。當時山東省公安廳還沒有模擬畫像專家,他馬上向上級領導提出自己來擔任這一工作。這一建議得到了批準。
此后三年多時間,林宇輝經常背起畫本,鉆進人流密集的火車站、農貿市場等地,先從候車乘客、商販等相對“靜態”人物畫起,再抓取“動態”人物。他說:“1000多天時間,每天作畫少則兩三個小時,多則十幾個小時。”
經過這種近乎“瘋狂”的自我訓練,林宇輝練就了“瞬間抓取人臉五官特征”“窺一斑而見全豹”等快速畫像、模糊畫像能力。2萬多幅人物頭像,讓他形成了以“國字、目字、田字等”八大臉型為基本分類的外貌“模型庫”。
談畫像“絕技”望推動技術發展
2008年8月21日凌晨,泰安市一家婚慶公司突發火災,造成1人死亡。只用了一天時間,林宇輝就畫出了可疑青年的畫像。結果,他第一次憑借模擬畫像技術參與刑事偵查,就旗開得勝,這讓林宇輝一舉揚名,并且為模擬畫像技術在山東的應用打開了新局面。
初戰告捷,找林宇輝協助偵查的各類疑難案件,陸續多了起來。目前他已參與了近千起案件的偵查。
林宇輝說,人的面部是有密碼的,面部器官間存在對稱關系,有相對較為固定的比例尺寸。經過“閱人無數”的長期訓練,模擬畫像專家可以“窺一斑而見全豹”,從局部判斷出人物的大致外貌。
還有一年,林宇輝就將退休。他最擔憂的,是我國模擬畫像技術人才的儲備太薄弱。他盼望有一天,能將模擬畫像技術的理論與實踐寫下來,推動這一技術有更大的發展。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