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瘧疾這個通過按蚊傳播的致命“殺手”曾長期在我國肆虐,嚴重危害我國人民生命健康。中國消除瘧疾工作進展明顯,但國際交往日益頻繁,也使我國近年來境外輸入性瘧疾病例呈上升趨勢。
“囂張”的蚊蟲越來越不把化學殺蟲劑放在眼里,且瘧原蟲耐藥性出現,疫苗缺乏,呼喚新方法用于蚊媒疾病的防控。而開展殺蟲真菌與蚊蟲互作機理研究,對研發高效、環境友好型生物殺蟲劑具有重要意義。在此前研究的基礎上,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王四寶研究組日前完成“病原真菌利用一個微小RNA抑制蚊子免疫并促進感染”的研究,揭示了殺蟲真菌以小分子RNA作為效應因子實施跨界抑制昆蟲免疫反應并促進感染的新機制。
昆蟲和真菌的相互作用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昆蟲具有高效的免疫系統對抗微生物感染,真菌必須有效抑制昆蟲免疫反應才能成功感染。王四寶研究團隊前期研究發現在真菌通過蚊蟲體壁侵染后,分泌一種毒素來抑制蚊子腸道免疫反應,造成蚊子腸道菌群失衡,條件致病細菌(宿主免疫缺陷時才致病的細菌)大量增殖,可顯著加速真菌殺蚊。
在病原菌與寄主昆蟲長期的攻守“斗法”中,進化出一項新“武器”——能夠幫助其破壞或抑制昆蟲免疫反應的效應因子。這項研究中,科研人員發現殺蟲真菌剛開始入侵蚊子體壁時,會高表達一種微小RNA(命名為milR1),它與起物質運輸作用的囊泡結合,以“搭便車”的方式運載到昆蟲細胞后,使昆蟲免疫相關基因“沉默”——也就是說,昆蟲突然發現,抗真菌免疫系統“短路”了!
在真菌侵入蚊子血腔后,持續高表達的milR1會激活血腔中的黑化反應(產生有殺菌作用的黑色素)。這時候,聰明的真菌會主動降低milR1的表達,再次成功逃避蚊子的免疫“攻擊”,最后達到成功侵染并殺死蚊子的目的。“這一研究不僅發現了殺蟲真菌新的致病機理,而且為研發高效生物殺蟲劑提供了新的思路。”王四寶告訴記者。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