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穿著長絨毛衣,剛剛下班的武晴(化名),站在陌生人家的廚房間里,套著圍裙,將毛衣的袖口挽到臂彎處,正在燒一鍋牛肉。此刻的她,褪去了精致白領的模樣,搖身變成了燒4道菜收費100元的“上門廚師”。

今年23歲的武晴,是“上門做飯”爆火之后,投入到上門做飯兼職大軍中的年輕人之一。自打她發帖表示接單“上門做飯”,10天內,她已上門服務了3組不同的客戶。
“人賺不到認知以外的錢。”與大多數選擇兼職“上門做飯”的年輕人一樣,比起賺錢,武晴更看重的是這個“風口”帶來的熱度、流量以及無限可能。
意外爆火的“上門做飯”
“真可怕,啥都能起風。”
在小紅書上圍觀了幾天各式各樣“上門做飯”的自薦貼后,有網友感慨。盡管不能理解,但自從幾則上門做飯的新聞火了之后,小紅書上有關“上門做飯”的帖子,一夜之間多了起來。僅上海地區,10月25日之后,發帖表達自己愿意提供“上門做飯”服務的帖子就是幾十條。
“上海上門做菜”、“在職廚師上門做飯”、“江西阿姨上門做飯”、“留學生上門做飯”、“寶媽兼職做飯”……五花八門的帖子,展現了這一行業從業者的畫像。他們以年輕人為主,男、女比例相當,除了少數年輕人發帖為父母輩尋找工作外,大多數兼職者都有自己的本職工作。
一名“95”后“上門廚師”喜歡把客戶稱作“寶子”
兼職意味著“上門做飯”者并不專業,他們中大多數人是將做飯當成興趣愛好的普通人,展現在網上的擅長菜目中,常會見到諸如番茄炒蛋、辣椒炒肉等基礎菜肴。
兼職同樣意味著“上門做飯”者的服務并不穩定。事實上,他們的服務受時間、空間影響嚴重。因為白天要上班,大多數服務者不接工作日的訂單。考慮到交通問題,超過3公里的訂單不僅需要另付交通費,還經常會因為距離過遠而被拒絕。想要預定服務的人經常會發現,他們被拒絕的理由多種多樣,比如兼職者正在騎行,“已經快出上海了”。
因此,不少人對這個模式充滿質疑。有人直言:
“(這個)業務本身很有bug(缺陷),首先如果做完之后下單的人覺得難吃那就非常難協調,因為沒有第三方介入;其次如果下單的是個奇怪大叔,那上門的人安全就成隱患;再者基本叫這種服務的人家里調味料大概率不齊全,那就很難做好吃……”
即便如此,這種理性的質疑依然阻擋不了“上門做飯”的火爆。在小紅書APP上,相較于其他內容,“上門做飯”相關帖子無論從回復數量還是點贊量都更多。許多“上門做飯”博主只發了一個帖子,就能收獲上千粉絲,評論區里的回復也異常熱烈,許多人表示,自己也想加入其中,成為服務者,或者服務對象。
充滿爭議的報價
圍繞著“上門做飯”最大的爭議,當屬定價。10月26日,一名上海地區的小紅書博主發帖,給出了少于4菜88元,交通費、洗碗費另付的報價后,爭議隨之而來。
有人質疑價格過高,家政阿姨時薪不過40元,“三小時可以洗衣服洗地板洗碗,做三菜一湯,有空還抱娃娃。”
也有人覺得價格太低了,“洗碗20太便宜了,半小時搞不定”。
目前而言,4道菜人工費88元,是小紅書上在上海“上門做飯”的平均報價。隨著菜量的加大,平均到每道菜的價格還會下降。例如,小紅書博主陶嶼(化名)的10道菜報價就為168元。
“其實不掙錢。”陶嶼坦陳。陶嶼出生于1997年,是個身材瘦削,穿著斯文干凈的江西男孩。他已在上海從事平面設計工作長達3年。
陶嶼發布的“上門做飯”報價
11月1日,陶嶼在小紅書上發出“上海上門做飯”貼子后,很快就得到熱烈的回應。發帖后10天內,他就連續接了3單。因為陶嶼的本職工作并不輕松。這三個訂單他都只能在休息日或工作日晚上完成。算上來回的路程,每個訂單都要消磨掉他3個小時以上的時間。
“其實回報率很低的。”陶嶼說,“如果接10道菜的話,一個下午就過去了,至少要四個小時。同樣的時長,我做設計可以賺很多錢。”
連續接了幾單之后,陶嶼很快發現,盡管自己從十幾歲就開始做飯了,做飯手腳算快的,日常工作后回家給自己燒飯,總能做到“1個小時內開飯”。但同樣是6點半下班,當給自己做飯變成上門給別人做飯后,完成一頓飯常常要拖到晚上9點以后。
陶嶼發出“上門做飯”的貼子后回應熱烈
零散的訂單意味著一切都不固定。每一次都是新的地址、新的做飯環境、新的調料和口味需要適應。預定上門服務的人往往并不擅長做飯,家中調料并不齊全,這又再次增加了做飯的難度。
晚上9點之后開飯,不僅降低了顧客的體驗感,也給陶嶼自己帶來了壓力。在幫助別人做完飯后,陶嶼只能饑腸轆轆地冒著夜色獨自返回家中,這不僅意味著疲勞,更意味著風險的增加。在陶嶼開始“上門做飯”后,不止一人勸他注意自身安全。
被看重的附加價值
不賺錢、危險度高、占用大量時間……盡管“上門做飯”給陶嶼帶來了諸多不便,但他依然甘之若飴。在他看來,比起賺錢,參與到“上門做飯”這項正處于風口的活動,給他帶來的附加價值更為重要。
陶嶼更看重“上門做飯”背后的附加值
“給我發私信的人超多。”陶嶼說。在兼職“上門做飯”之前,陶嶼是一個時不時發布做飯教程的兼職美食博主。他自稱是“一個愛研究美食、愛分享的設計”,但時常也會因為精心拍攝的視頻并未獲得關注而灰心。
加入“上門做飯”行列之后,陶嶼很快發現,相較于普通的美食視頻,他“上門給陌生人做飯”的系列視頻關注度更高,每一則都能收獲不俗的流量。
“我想,就算不賺錢,‘上門做飯’也是個話題, 拍拍視頻也能雙贏。”陶嶼說。每次上門做飯,他都會特意去詢問對方是否可以拍攝視頻。讓他感到開心的是,他遇到的大多數人,對此都抱有開放的態度。
做飯之余,人們總會好奇地詢問起陶嶼的職業
此外,上門做飯還幫助陶嶼積累了人脈。做飯之余,人們總會好奇地詢問起他的職業,對于從事平面設計的陶嶼來說,多認識一個人,總是多一分好處。
同樣是已多次提供“上門做飯”服務的年輕人,1999年出生的湖北女孩武晴(化名)更看重這份工作背后的陪伴感。
作為剛剛畢業的留學生,一個多月前,武晴只身來到上海,尋找合適的工作機遇。因為是短租,她租住的地方是實習單位附近的一間酒店。酒店的房間約12平米大小,完全無法做飯。武晴白天奔波在實習單位和面試地點之間,晚上只能回到酒店獨自一人點外賣。
“我不是為了賺錢,做這個純粹為了找人陪我聊聊天。”
和陶嶼一樣,武晴會在下班后直奔兼職地點。挽起長絨毛衣的袖口,武晴一邊切菜,一邊打開了話匣子:“我想看看上海最近發生了什么事情,有什么有趣的職業。因為每次兼職都能碰到不同崗位的人,很有意思,我真的很愛聊天。”
來上海后,武晴發現,找工作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容易。盡管自己擁有碩士研究生學歷,但投出了諸多簡歷后,收到的反饋卻寥寥無幾。
相較于求職的不順利,“上門做飯”這項副業卻開展得紅紅火火。自打武晴發貼表示自己提供上門做飯服務后,她的私信就沒斷過。
武晴發布的私房菜食譜
“光微信就加了30多個。”“上門做飯”不僅緩解了武晴的經濟壓力,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她的焦慮。
前來咨詢的人中,不乏有人向她伸出橄欖枝。有人見她活潑開朗,建議她可以嘗試做主播。還有人看重她的留學經歷和廚藝,想請她做住家家教,幫忙做家務的同時順便教孩子英語。
這些善意的邀請讓武晴漸漸地打開了思路,重拾自信。她開始覺得,如果求職不夠順利,創業或許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她性格開朗動手能力強,懂傳媒也懂運營,如果將這些強項結合在一起,或許會在“上門做飯”的領域里有所作為。
代廚背后的門檻
自“上門做飯”爆火之后,關于這行是否系“偽風口”的討論就一直存在。但無論是武晴還是陶嶼的實際感受,市場確實對“上門做飯”充滿熱情。
“甚至有人發私信給我,希望和我一起創業。”陶嶼說,對此,他態度頗為冷靜,“我暫時沒有考慮那么多,這涉及的問題太多了,比如用工問題。對于專業廚師來說,這個時薪太低了。但如果找兼職的人來做,他們又不夠專業、穩定。這會涉及到大量工作,我可能就無法從事本職工作了。”
陶嶼的擔心并非沒有道理。已從事五年“上門代廚”兼職的本幫菜廚師劉大廚告訴記者,這幾年來,他確實感覺到“上門代廚”的生意越來越火爆,需求越來越旺。但與高需求相對應的是,“上門代廚”的門檻,并沒有想象中那么低。
以劉大廚的經歷為例,他所服務的對象,大多是一些8人以上的家庭聚會或者朋友宴請。顧客們看重的是“上門代廚”,相較于酒店更干凈、更自由,食材的選擇更靈活。但對于“上門代廚”的廚師來說,這往往也意味著更多的準備工作。
“一般我們需要提前三四天準備,因為有些食材是需要提前預定的,當天買是買不到的。有時候一個菜場買不全,還要跑幾個菜場。”
劉大廚說,平均每做一次飯,僅是買菜一項就要花費兩三個小時,為了能夠完成好顧客的訂單,即使劉大廚有從業20多年的職業廚師經歷,仍需要團隊協作。
“我一般會提前1到2個小時到‘代廚’的地方,先熟悉一下場地。我還會帶1到2個小工過去,想要在2個小時內完工的話,是需要小工配合的。”劉大廚說。
5年來,經過口口相傳,劉大廚客源穩定,圍繞著他已形成了一個小規模專業化的“代廚”團隊。
盡管如此,“上門代廚“對于劉大廚而言仍是一個兼職,他從未想過放棄自己的本職工作:“‘上門代廚’對我來說,只是空閑時間補貼一下家用,一切還是以本職工作為主,因為穩定性是最重要的。”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