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如今的“朋友圈”變成了“生意圈”,大家在朋友幫忙的名義下被動消費,價格、質量出了問題不好意思交涉……微商成為朋友圈揮之不去的顯示似乎有問題。不過最近,一種可以互動的海外現場掃貨、直播的代購方式,在朋友圈里流行起來。買手是親友,或朋友介紹過來的,他們在國外各大奧特萊斯、知名購物場所掃貨時,進行實時的視頻及圖文直播,并給出專業的購買和搭配建議。中意的話,你就微信轉賬,對方實時下單,完成交易。
國慶前,彭小姐就剛讓買手小薇從日本代購了一條TASAKI的海珠項鏈。“小薇在東京旅游時,正好遇到TASAKI打折,消息在朋友圈里公布后,引起一陣哄搶。原價160000日元的項鏈打6折,算上匯率最后到手才6250元人民幣,很劃算!”
彭小姐說,不同的商品,代購價是不同的,比如這條項鏈的到手價是:原價×折扣×匯率×1.08,代購賺的就是匯率的差價,以及8%的退稅。有些日貨本來折扣就很低,她會撕掉標簽,直接報個價給你,愿者下單,不過比起國內還是便宜很多。
兩周后,彭小姐拿到手的是包括發票在內的全套包裝項鏈,非常滿意。她特別喜歡這種現場直播的代購方式:“我的日貨都是小薇親自采購的,她的時尚品位在圈子里也得到公認。一般到目的地后,她會一直在朋友圈刷圖,顯示地理位置,上傳商品和價格,有時還發視頻,讓人覺得很可信。而且看到喜歡的東西可以隨時下單,更直觀。”
和旅日達人小薇不同,李先生是在洛杉磯工作的職業買手,不到一年時間,他跑遍了美國各大奧特萊斯。即便只以20%的收益來算,他每個月的純利潤也有上萬美元。時尚包類、鞋子、飾品,是他的主攻目標。“這些品類差價較大,可以獲得較高利潤。且對國內人來說這塊幾乎是剛需。”他說,國內追捧的Coach、MK、CK等美國國民品牌是初級代購最好的切入口。“不過,也就圖個薄利多銷,因為代購的人太多了。”好在李先生采取的是在線直播代購的模式,用戶看到他發的圖文,感興趣后,他才會在店內下單。因此,少了庫存帶來的風險。偶爾,遇到感恩節或圣誕節大型促銷,他再根據自己的眼光囤積一批熱銷品。
筆者調查發現,朋友圈里真正從海外淘貨做一手代購的人并不多,很多微商是以加盟形式出現的,他們并不負責進貨和發貨,只是轉發上線商家的一些商品信息,他們則從中賺取傭金。
業內分析,當微商已經透支朋友圈的信任時,這種買手在線私人代購的形式,更注重買家的感受、體驗和個性化,同時也杜絕了假貨和高仿貨。通過買手個人經驗,個性化的推薦,最終完成個性化的私人訂制服務。
網友回復